病毒疫苗生产的核心:细胞培养与病毒扩增工艺优化​


  生物制药与疫苗     |      2025-09-11
病毒疫苗的研发与生产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技战役,而其核心与瓶颈在于大规模、高效、稳定的细胞培养和病毒扩增工艺。在病毒疫苗生产中,细胞是病毒复制的 “宿主工厂”,细胞培养工艺的优劣直接决定后续病毒扩增效率。从传统的鸡胚、原代细胞到如今广泛应用的连续传代细胞系(如Vero、MDCK细胞),细胞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病毒的适配性和扩增能力)。优化方向包括寻找更高效、更安全、无动物源成分的细胞培养体系。
西宝生物科技(上海)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其业务覆盖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多个环节。在病毒疫苗领域,西宝生物并非直接从事成品疫苗的开发和生产,而是定位于关键的上游供应商和技术服务伙伴,为疫苗研发和生产机构(如CXO企业、生物制药公司、科研院所)提供核心原材料、试剂、技术平台及解决方案。
病毒疫苗类型
一、 主要病毒疫苗技术平台
1. 灭活疫苗 (Inactivated Virus Vaccine)
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毒灭活后制成的疫苗,是最成熟的疫苗开发技术。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广泛使用的产品包括甲肝灭活疫苗、手足口病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等。
优点:技术成熟、可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快速开发、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无复制能力)。
挑战: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通常需要佐剂并多次接种;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较弱;可能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效应的风险。
2. 减毒活疫苗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一定方式处理病毒,获得毒力减弱的毒株后制成的疫苗。目前广泛使用的麻疹疫苗就是减毒活疫苗。
优点:通常能诱导强烈的、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模拟自然感染过程,保护效果通常很好。
挑战: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存在致病风险;有毒力回复的极小可能性;通常需要冷藏,运输储存要求较高。
3. 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 (Subunit Vaccine)
亚单位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病毒中最可能作为抗原的蛋白亚单位制成的疫苗。目前已成功研发的产品包括乙肝疫苗、宫颈癌(HPV)疫苗等。
优点:成分明确,安全性高,研发工艺成熟,可大规模生产。
挑战:免疫原性较弱,需要佐剂和多次接种;激活CD8+ T细胞免疫的效果弱;若使用铝佐剂,免疫反应可能偏向Th2型,不适合呼吸道黏膜接种。
4. 病毒样颗粒疫苗 (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e, VLP)
病毒样颗粒是由多个病毒蛋白自发组装形成的、在结构上高度模拟真实病毒但缺乏病毒基因组的颗粒。市场上的多种乙肝疫苗和HPV疫苗都属于VLP疫苗。
优点:具有病毒的高度结构相似性,因此免疫原性很强,能有效诱导高效的中和抗体;不含遗传物质,非常安全。
挑战:生产工艺复杂,组装和纯化步骤要求高,成本相对较高。
5.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Recombinant Viral Vector Vaccine)
该技术利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如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目标病毒抗原的基因。接种后,载体病毒在人体内感染细胞并表达抗原蛋白,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优点:能诱导强烈的细胞免疫;通常无需佐剂;一些载体(如ChAdOx)可单次接种并提供保护;适合开发黏膜疫苗;生产周期短。
挑战:若人体已对载体病毒存在预存免疫力,可能会削弱疫苗效果。
6. 核酸疫苗 (Nucleic Acid Vaccine)
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原理是将编码病毒抗原的遗传物质(DNA或mRNA)直接导入人体细胞,利用人体细胞自身的机器来生产抗原蛋白,从而激发免疫反应。mRNA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间大放异彩。
优点:
研发速度快:平台化技术,一旦获得病原体基因序列即可快速设计疫苗。
安全性高:不含病毒成分,无感染风险。
免疫效果好:能诱导全面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免疫。
挑战:mRNA疫苗的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系统需要低温储存;长期安全性数据仍在积累中。
病毒疫苗生产环节
核心生产环节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如腺病毒载体)
重组蛋白疫苗(如亚单位疫苗)
mRNA 疫苗
DNA 疫苗
1. 病毒种子制备
分离、鉴定目标病毒株,在细胞或鸡胚中扩增培养
分离目标病毒株,通过传代等方式人工减毒
将目标病毒抗原基因插入载体病毒
无活病毒参与
无活病毒参与
无活病毒参与
2. 大规模生产抗原
在生物反应器(细胞工厂 / 鸡胚)中大规模培养活病毒
在生物反应器 中大规模培养减毒活病毒
在特定细胞系中培养重组载体病毒
在工程细胞 (酵母、昆虫细胞 / 动物细胞) 中表达目标抗原蛋白
体外合成目标抗原的 mRNA 序列
体外合成编码目标抗原的 DNA 质粒
3. 收获与初步纯化
收获含病毒培养液,离心 / 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收获含病毒培养液,离心 / 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收获含病毒载体培养液,离心过滤
收获细胞培养液或裂解液,分离目标蛋白
收获反应液,进行初步纯化
收获细菌培养物,提取纯化质粒 DNA
4. 灭活 / 减毒确认识裂
使用化学试剂 (甲醛 /β 丙内酯) 彻底灭活病毒活性
严格检测确保减毒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常不需要额外灭活
无活病毒
无活病毒
无活病毒
5. 高度纯化
超滤和层析等色谱技术去除杂质 (细胞碎片、培养基成分、灭活剂)
类似灭活疫苗纯化
类似灭活疫苗纯化,去除宿主细胞 DNA / 蛋白
多步层析和过滤获得高纯度蛋白
去除杂质 (酶、DNA 模板、有机溶剂等),获得纯净 mRNA
去除内毒素、宿主杂质等,获得高纯度质粒
6. 制剂
缓冲液复溶纯化病毒,可能添加佐剂 (如铝佐剂) 增强免疫应答
缓冲液复溶纯化病毒,通常不加佐剂
缓冲液复溶纯化病毒载体
纯化蛋白 + 佐剂 (如铝佐剂) 混合
mRNA 包裹入脂质纳米颗粒 (LNP),形成保护性递送系统
缓冲液溶解质粒 DNA
疫苗研究实例
经强毒结核分枝杆菌气溶胶感染后的肺部组织病理学表现
卡介苗(BCG)可诱导高水平的γ干扰素(IFN-γ),但与单独接种BCG相比,联合接种IL-12或IL-18 DNA疫苗构建体与BCG能诱导显著更高水平的IFN-γ。BCG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具有高度保护作用,但在感染后期其保护效力会降低。与单独使用BCG相比,联合接种IL-12 DNA疫苗构建体与BCG在感染早期保护效果略有增强,在感染后期则显示出显著更强的保护效力。
灭活EV71疫苗在SCARB2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展现交叉保护效力
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转基因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病毒抗原载量;有效缓解了病毒引发的炎症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平台制备的疫苗具有显著免疫保护效果,其综合性能优于传统转瓶培养系统。
选择依据
培养基选择:Vero细胞培养基适合贴壁培养,MDCK培养基更适合悬浮流感病毒生产。
稳定剂差异:海藻糖适合干燥保存,人血白蛋白用于液态疫苗稳定性提升。
灭活剂对比:β-丙内酯优于甲醛的残留安全性,Triton X-100需注意环境毒性。
推荐产品
类别
产品
适用场景
包装规格
病毒增殖培养基
VeroSFM
无血清无动物源,化学成分限定,GMP标准生产,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疫苗生产
10L 50L 100L
Vero VM (病毒维持液)
无血清无动物源,支持Vero细胞贴壁培养,适用于狂犬病、乙脑等疫苗生产
1L 10L 50L 100L
MDCK SFM
无血清无动物源悬浮培养基,支持MDCK细胞高密度培养,用于流感疫苗生产
1L 10L 50L 100L
病毒稳定剂
药用级海藻糖
非还原性稳定剂,保护病毒活性,可常温保存生物制品
25kg
蔗糖
用于病毒纯化密度梯度离心,RNase/DNase Free
250g 500g 
人血白蛋白
高浓度白蛋白,作为疫苗稳定剂,防止蛋白变性
12.5g 
病毒灭活试剂
β-丙内酯(BPL)
作用于病毒核酸,灭活时间短,水解产物无毒,适用于狂犬病等疫苗
5g
Triton X-100
非离子去垢剂,破坏脂质膜灭活包膜病毒,适用于生物制品灭活
100mL 500mL
疫苗佐剂
氢氧化铝佐剂
促进体液免疫(抗体)反应和TH2类细胞免疫反应;用于疫苗和兽用疫苗。
10ml 50ml
参考文献
[1]. Jeon BY, et al.Co-immunization of plasmid DNA encoding IL-12 and IL-18 with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 against progressive tuberculosis.Yonsei medical journal(2011)
[2]. Choi HJ, et al. Effect of AcHERV-GmCSF as an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Adjuvant. PloS one(2015)

 

病毒疫苗的研发与生产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技战役,而其核心与瓶颈在于大规模、高效、稳定的细胞培养和病毒扩增工艺。在病毒疫苗生产中,细胞是病毒复制的“宿主工厂”,细胞培养工艺的优劣直接决定后续病毒扩增效率。从传统的鸡胚、原代细胞到如今广泛应用的连续传代细胞系(如Vero、MDCK细胞),细胞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病毒的适配性和扩增能力)。优化方向包括寻找更高效、更安全、无动物源成分的细胞培养体系。
西宝生物科技(上海)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其业务覆盖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多个环节。在病毒疫苗领域,西宝生物并非直接从事成品疫苗的开发和生产,而是定位于关键的上游供应商和技术服务伙伴,为疫苗研发和生产机构(如CXO企业、生物制药公司、科研院所)提供核心原材料、试剂、技术平台及解决方案。
病毒疫苗类型
一、 主要病毒疫苗技术平台
1. 灭活疫苗 (Inactivated Virus Vaccine)
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毒灭活后制成的疫苗,是最成熟的疫苗开发技术。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广泛使用的产品包括甲肝灭活疫苗、手足口病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等。
优点:技术成熟、可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快速开发、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无复制能力)。
挑战: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通常需要佐剂并多次接种;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较弱;可能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效应的风险。
2. 减毒活疫苗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一定方式处理病毒,获得毒力减弱的毒株后制成的疫苗。目前广泛使用的麻疹疫苗就是减毒活疫苗。
优点:通常能诱导强烈的、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模拟自然感染过程,保护效果通常很好。
挑战: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存在致病风险;有毒力回复的极小可能性;通常需要冷藏,运输储存要求较高。
3. 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 (Subunit Vaccine)
亚单位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病毒中最可能作为抗原的蛋白亚单位制成的疫苗。目前已成功研发的产品包括乙肝疫苗、宫颈癌(HPV)疫苗等。
优点:成分明确,安全性高,研发工艺成熟,可大规模生产。
挑战:免疫原性较弱,需要佐剂和多次接种;激活CD8+ T细胞免疫的效果弱;若使用铝佐剂,免疫反应可能偏向Th2型,不适合呼吸道黏膜接种。
4. 病毒样颗粒疫苗 (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e, VLP)
病毒样颗粒是由多个病毒蛋白自发组装形成的、在结构上高度模拟真实病毒但缺乏病毒基因组的颗粒。市场上的多种乙肝疫苗和HPV疫苗都属于VLP疫苗。
优点:具有病毒的高度结构相似性,因此免疫原性很强,能有效诱导高效的中和抗体;不含遗传物质,非常安全。
挑战:生产工艺复杂,组装和纯化步骤要求高,成本相对较高。
5.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Recombinant Viral Vector Vaccine)
该技术利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如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目标病毒抗原的基因。接种后,载体病毒在人体内感染细胞并表达抗原蛋白,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优点:能诱导强烈的细胞免疫;通常无需佐剂;一些载体(如ChAdOx)可单次接种并提供保护;适合开发黏膜疫苗;生产周期短。
挑战:若人体已对载体病毒存在预存免疫力,可能会削弱疫苗效果。
6. 核酸疫苗 (Nucleic Acid Vaccine)
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原理是将编码病毒抗原的遗传物质(DNA或mRNA)直接导入人体细胞,利用人体细胞自身的机器来生产抗原蛋白,从而激发免疫反应。mRNA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间大放异彩。
优点:
研发速度快:平台化技术,一旦获得病原体基因序列即可快速设计疫苗。
安全性高:不含病毒成分,无感染风险。
免疫效果好:能诱导全面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免疫。
挑战:mRNA疫苗的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系统需要低温储存;长期安全性数据仍在积累中。
病毒疫苗生产环节
核心生产环节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如腺病毒载体)
重组蛋白疫苗(如亚单位疫苗)
mRNA 疫苗
DNA 疫苗
1. 病毒种子制备
分离、鉴定目标病毒株,在细胞或鸡胚中扩增培养
分离目标病毒株,通过传代等方式人工减毒
将目标病毒抗原基因插入载体病毒
无活病毒参与
无活病毒参与
无活病毒参与
2. 大规模生产抗原
在生物反应器(细胞工厂 / 鸡胚)中大规模培养活病毒
在生物反应器 中大规模培养减毒活病毒
在特定细胞系中培养重组载体病毒
在工程细胞 (酵母、昆虫细胞 / 动物细胞) 中表达目标抗原蛋白
体外合成目标抗原的 mRNA 序列
体外合成编码目标抗原的 DNA 质粒
3. 收获与初步纯化
收获含病毒培养液,离心 / 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收获含病毒培养液,离心 / 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收获含病毒载体培养液,离心过滤
收获细胞培养液或裂解液,分离目标蛋白
收获反应液,进行初步纯化
收获细菌培养物,提取纯化质粒 DNA
4. 灭活 / 减毒确认识裂
使用化学试剂 (甲醛 /β 丙内酯) 彻底灭活病毒活性
严格检测确保减毒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常不需要额外灭活
无活病毒
无活病毒
无活病毒
5. 高度纯化
超滤和层析等色谱技术去除杂质 (细胞碎片、培养基成分、灭活剂)
类似灭活疫苗纯化
类似灭活疫苗纯化,去除宿主细胞 DNA / 蛋白
多步层析和过滤获得高纯度蛋白
去除杂质 (酶、DNA 模板、有机溶剂等),获得纯净 mRNA
去除内毒素、宿主杂质等,获得高纯度质粒
6. 制剂
缓冲液复溶纯化病毒,可能添加佐剂 (如铝佐剂) 增强免疫应答
缓冲液复溶纯化病毒,通常不加佐剂
缓冲液复溶纯化病毒载体
纯化蛋白 + 佐剂 (如铝佐剂) 混合
mRNA 包裹入脂质纳米颗粒 (LNP),形成保护性递送系统
缓冲液溶解质粒 DNA
疫苗研究实例
经强毒结核分枝杆菌气溶胶感染后的肺部组织病理学表现
卡介苗(BCG)可诱导高水平的γ干扰素(IFN-γ),但与单独接种BCG相比,联合接种IL-12或IL-18 DNA疫苗构建体与BCG能诱导显著更高水平的IFN-γ。BCG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具有高度保护作用,但在感染后期其保护效力会降低。与单独使用BCG相比,联合接种IL-12 DNA疫苗构建体与BCG在感染早期保护效果略有增强,在感染后期则显示出显著更强的保护效力。
灭活EV71疫苗在SCARB2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展现交叉保护效力
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转基因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病毒抗原载量;有效缓解了病毒引发的炎症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平台制备的疫苗具有显著免疫保护效果,其综合性能优于传统转瓶培养系统。
选择依据
培养基选择:Vero细胞培养基适合贴壁培养,MDCK培养基更适合悬浮流感病毒生产。
稳定剂差异:海藻糖适合干燥保存,人血白蛋白用于液态疫苗稳定性提升。
灭活剂对比:β-丙内酯优于甲醛的残留安全性,Triton X-100需注意环境毒性。
推荐产品
类别
产品
适用场景
包装规格
病毒增殖培养基
VeroSFM
无血清无动物源,化学成分限定,GMP标准生产,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疫苗生产
10L 50L 100L
Vero VM (病毒维持液)
无血清无动物源,支持Vero细胞贴壁培养,适用于狂犬病、乙脑等疫苗生产
1L 10L 50L 100L
MDCK SFM
无血清无动物源悬浮培养基,支持MDCK细胞高密度培养,用于流感疫苗生产
1L 10L 50L 100L
病毒稳定剂
药用级海藻糖
非还原性稳定剂,保护病毒活性,可常温保存生物制品
25kg
蔗糖
用于病毒纯化密度梯度离心,RNase/DNase Free
250g 500g 
人血白蛋白
高浓度白蛋白,作为疫苗稳定剂,防止蛋白变性
12.5g 
病毒灭活试剂
β-丙内酯(BPL)
作用于病毒核酸,灭活时间短,水解产物无毒,适用于狂犬病等疫苗
5g
Triton X-100
非离子去垢剂,破坏脂质膜灭活包膜病毒,适用于生物制品灭活
100mL 500mL
疫苗佐剂
氢氧化铝佐剂
促进体液免疫(抗体)反应和TH2类细胞免疫反应;用于疫苗和兽用疫苗。
10ml 50ml
参考文献
[1]. Jeon BY, et al.Co-immunization of plasmid DNA encoding IL-12 and IL-18 with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 against progressive tuberculosis.Yonsei medical journal(2011)
[2]. Choi HJ, et al. Effect of AcHERV-GmCSF as an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Adjuvant. PloS one(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