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现象叫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依据其发生时间,在妊娠37周前发生的PROM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OM,PPROM)),妊娠满37周发生的PROM称足月PROM。足月PROM发生率为8%,而PPROM的发生率为2%~4%,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膜早破主要与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压力不均匀、营养不良及子宫或胎盘机能等多种因素相关。
PROM会显著增加母体、胎儿和新生儿患病风险,尤其是PPROM会显著增加母体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新生儿脑室出血等并发症。PROM严重危害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及时、准确的诊断胎膜早破对孕妇和胎儿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临床诊断
目前,胎膜早破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与体征并配合辅助检查来实现,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检查有:阴道酸碱度检测、阴道液涂片检查、羊水超声和生化指标的检测。
胎膜破裂后,羊水自破口经宫颈口流出,通常都会有明显临床表现,可通过患者主诉及置窥阴器检查看到羊水流出,进行诊断;同时由于羊水pH为7.0-7.5,而正常阴道液pH为4.5-6.0,胎膜破裂,羊水流出会导致阴道液体pH升高;且羊水涂片干燥后会出现羊齿状结晶,也可用于羊水是否存在的检查。
由于阴道液体采样检查可能受到尿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等污染,以及部分胎膜破口小或位置较高,羊水流出量少,可能会影响常规检查的结果,导致假阳或假阴性。对于难以确定的PROM孕妇,可通过采用阴道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免疫检测标志物
在PROM早期诊断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备受关注的生物标志物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胎儿纤连接蛋白(fFN)。
IGFBP-1是分子结构和功能上都与胰岛素有较高同源性的多肽蛋白,主要由蜕膜细胞、成人肝脏和卵巢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多种异构体;健康人血清中IGFBP-1含量很低,孕妇血液和羊水中含量丰富,羊水中较血液中高出100-1000倍,且羊水中主要以脱磷酸化和低磷酸化的IGFBP-1为主。有文献报道,IGFBP-1用于PROM可疑阳性诊断时,准确性高达98.66%显著高于常规诊断方法,特异性可达96.66%,敏感性为100%;因此IGFBP-1在PROM诊断中受到广泛的关注。
PAMG-1是一种胎儿糖蛋白,由胎盘蜕膜细胞分泌,是羊水中的主要蛋白质,且在血液中含量较低。胎膜发生破裂时,PAMG-1通过破口处漏出,因此阴道液中PAMG-1的检测可以用于PROM的辅助诊断。有研究表明,在可疑PROM病例中,PAMG-1较常规临床检测方法准确率显著性提升,达到97.2%。
fFN是滋养层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存在于绒毛膜和蜕膜之间,PROM孕妇阴道分泌物中fFN含量较高时,也可能会导致早产或其他并发症。
目前,在《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被推荐为PROM辅助生化检测的指标之一;ACOG《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2020)》解读中也提到在PROM诊断中,胎儿纤连接蛋白(fFN)检测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性低,诊断效率有待评估;都显示了这三个指标在PROM早期辅助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其他诊断标志物
除指南中提到的IGFBP-1、PAMG-1和fFN三个指标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元(β-HCG)、尿素、肌酐、催乳素(PRL)、胎儿甲胎蛋白(AFP)、细胞因子等羊水中含量高的标志物在PROM早期诊断中也受到广泛的研究。
由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β-HCG,在羊水中含量很高,而正常妊娠的阴道分泌液中含量很低,可用于PROM的辅助诊断。妊娠后期,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的尿液,胎儿尿液中含有大量的尿素和肌酐,因此阴道分泌液中尿素和肌酐的检测同样也具有诊断价值。
垂体前叶和胎盘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催乳素,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大量合成并分泌的甲胎蛋白,在羊水中的浓度也都高于母体血清中的含量,通过检测阴道分泌液中的催乳素和甲胎蛋白,对PROM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也有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中的IL-6、IL-8、IL-18和TNF-α等在胎膜早破孕妇母体血清中的行列显著高于正常孕妇,可作为胎膜早破的早期监测指标。
用于预测PROM的指标还有很多,像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异构体等,但大多都在研究阶段,临床上用的很少;而IGFBP-1、PAMG-1H和fFN等免疫检测指标由于采样污染抗干扰性较强,在临床上已成为PROM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
西宝生物可提供胎膜早破诊断试剂中系列原材料,相关产品信息如下。咨询服务热线:400-021-8158或021-50272975
项目 | 货号 | 产品名称 | 类型 | 应用 | 备注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 | DKY0842A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DKY0842B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EKY0335A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 抗原 |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 DKY0842C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DKY0842D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胎儿纤连接蛋白(fFN) | EKY0326B | 纤维连接蛋白抗体 | 抗体 | LF / ELISA | |
EKY0327B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抗体 | 抗体 |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总HCG) | EKY0360A | α-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EKY0361A | β-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EKY1001A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抗原 |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元(βHCG) | EKY0910E | 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 | 抗体 | 包被 | CLIA |
EKY0911C | 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 | 抗体 | 标记 | ||
EKY0034A | 游离β-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原 | 抗原 | |||
甲胎蛋白(AFP) | EKY0006V | 甲胎蛋白抗体 | 抗体 | LF / ELISA | |
EKY0006Z | 甲胎蛋白抗体 | 抗体 | |||
EKY0032E | 重组甲胎蛋白抗原 | 抗原 | |||
催乳素(PRL) | EKY0366B | 催乳素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EKY0366A | 催乳素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白介素6(IL-6) | EKY0129C | 白介素6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CLIA |
EKY0129D | 白介素6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EKY0140B | 白介素6重组抗原 | 抗原 |
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现象叫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依据其发生时间,在妊娠37周前发生的PROM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OM,PPROM)),妊娠满37周发生的PROM称足月PROM。足月PROM发生率为8%,而PPROM的发生率为2%~4%,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膜早破主要与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压力不均匀、营养不良及子宫或胎盘机能等多种因素相关。
PROM会显著增加母体、胎儿和新生儿患病风险,尤其是PPROM会显著增加母体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新生儿脑室出血等并发症。PROM严重危害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及时、准确的诊断胎膜早破对孕妇和胎儿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临床诊断
目前,胎膜早破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与体征并配合辅助检查来实现,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检查有:阴道酸碱度检测、阴道液涂片检查、羊水超声和生化指标的检测。
胎膜破裂后,羊水自破口经宫颈口流出,通常都会有明显临床表现,可通过患者主诉及置窥阴器检查看到羊水流出,进行诊断;同时由于羊水pH为7.0-7.5,而正常阴道液pH为4.5-6.0,胎膜破裂,羊水流出会导致阴道液体pH升高;且羊水涂片干燥后会出现羊齿状结晶,也可用于羊水是否存在的检查。
由于阴道液体采样检查可能受到尿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等污染,以及部分胎膜破口小或位置较高,羊水流出量少,可能会影响常规检查的结果,导致假阳或假阴性。对于难以确定的PROM孕妇,可通过采用阴道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免疫检测标志物
在PROM早期诊断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备受关注的生物标志物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胎儿纤连接蛋白(fFN)。
IGFBP-1是分子结构和功能上都与胰岛素有较高同源性的多肽蛋白,主要由蜕膜细胞、成人肝脏和卵巢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多种异构体;健康人血清中IGFBP-1含量很低,孕妇血液和羊水中含量丰富,羊水中较血液中高出100-1000倍,且羊水中主要以脱磷酸化和低磷酸化的IGFBP-1为主。有文献报道,IGFBP-1用于PROM可疑阳性诊断时,准确性高达98.66%显著高于常规诊断方法,特异性可达96.66%,敏感性为100%;因此IGFBP-1在PROM诊断中受到广泛的关注。
PAMG-1是一种胎儿糖蛋白,由胎盘蜕膜细胞分泌,是羊水中的主要蛋白质,且在血液中含量较低。胎膜发生破裂时,PAMG-1通过破口处漏出,因此阴道液中PAMG-1的检测可以用于PROM的辅助诊断。有研究表明,在可疑PROM病例中,PAMG-1较常规临床检测方法准确率显著性提升,达到97.2%。
fFN是滋养层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存在于绒毛膜和蜕膜之间,PROM孕妇阴道分泌物中fFN含量较高时,也可能会导致早产或其他并发症。
目前,在《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被推荐为PROM辅助生化检测的指标之一;ACOG《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2020)》解读中也提到在PROM诊断中,胎儿纤连接蛋白(fFN)检测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性低,诊断效率有待评估;都显示了这三个指标在PROM早期辅助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其他诊断标志物
除指南中提到的IGFBP-1、PAMG-1和fFN三个指标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元(β-HCG)、尿素、肌酐、催乳素(PRL)、胎儿甲胎蛋白(AFP)、细胞因子等羊水中含量高的标志物在PROM早期诊断中也受到广泛的研究。
由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β-HCG,在羊水中含量很高,而正常妊娠的阴道分泌液中含量很低,可用于PROM的辅助诊断。妊娠后期,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的尿液,胎儿尿液中含有大量的尿素和肌酐,因此阴道分泌液中尿素和肌酐的检测同样也具有诊断价值。
垂体前叶和胎盘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催乳素,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大量合成并分泌的甲胎蛋白,在羊水中的浓度也都高于母体血清中的含量,通过检测阴道分泌液中的催乳素和甲胎蛋白,对PROM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也有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中的IL-6、IL-8、IL-18和TNF-α等在胎膜早破孕妇母体血清中的行列显著高于正常孕妇,可作为胎膜早破的早期监测指标。
用于预测PROM的指标还有很多,像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异构体等,但大多都在研究阶段,临床上用的很少;而IGFBP-1、PAMG-1H和fFN等免疫检测指标由于采样污染抗干扰性较强,在临床上已成为PROM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
西宝生物可提供胎膜早破诊断试剂中系列原材料,相关产品信息如下。咨询服务热线:400-021-8158或021-50272975
项目 | 货号 | 产品名称 | 类型 | 应用 | 备注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 | DKY0842A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DKY0842B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EKY0335A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 抗原 |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 DKY0842C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DKY0842D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胎儿纤连接蛋白(fFN) | EKY0326B | 纤维连接蛋白抗体 | 抗体 | LF / ELISA | |
EKY0327B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抗体 | 抗体 |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总HCG) | EKY0360A | α-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EKY0361A | β-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EKY1001A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抗原 |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元(βHCG) | EKY0910E | 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 | 抗体 | 包被 | CLIA |
EKY0911C | 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 | 抗体 | 标记 | ||
EKY0034A | 游离β-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原 | 抗原 | |||
甲胎蛋白(AFP) | EKY0006V | 甲胎蛋白抗体 | 抗体 | LF / ELISA | |
EKY0006Z | 甲胎蛋白抗体 | 抗体 | |||
EKY0032E | 重组甲胎蛋白抗原 | 抗原 | |||
催乳素(PRL) | EKY0366B | 催乳素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ELISA |
EKY0366A | 催乳素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白介素6(IL-6) | EKY0129C | 白介素6抗体 | 抗体 | 包被 | LF / CLIA |
EKY0129D | 白介素6抗体 | 抗体 | 标记 | ||
EKY0140B | 白介素6重组抗原 | 抗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