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小细胞外囊泡中网状蛋白4(RTN4)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并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的机制研究

靶向小细胞外囊泡中网状蛋白4(RTN4)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并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的机制研究

研究团队通过分离非转移性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血浆中的小细胞外囊泡(sEV),发现转移组sEV中网状蛋白4(RTN4)表达显著升高。临床数据分析显示RTN4与晚期TNB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查看详细
TEV蛋白酶,蛋白标签切除一步到位,生物医药的“黄金剪刀”

TEV蛋白酶,蛋白标签切除一步到位,生物医药的“黄金剪刀”

TEV蛋白酶来源于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 TEV),具备很高的位点特异性,相比凝血酶、Factor Xa和肠激酶等蛋白酶,TEV酶对底物序列的识别更为精准,常用于从融合蛋白中去除标签,如 GST、MBP、His 等。

查看详细
靶向TROP-2抗体偶联药物sacituzumab tirumotecan联合PD-L1抑制剂tagitanlimab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靶向TROP-2抗体偶联药物sacituzumab tirumotecan联合PD-L1抑制剂tagitanlimab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肿瘤治疗领域迎来重要突破!最新发表在权威期刊的研究揭示了靶向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sacituzumab tirumotecan(sac-TMT/MK-2870/SKB264)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tagitanlimab(KL-A167)的强强联合。这项代号为OptiTROP-Lung01的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专门针对无可用药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计了两套创新给药方案。

查看详细
CAR-T疗法和关键原料

CAR-T疗法和关键原料

免疫细胞治疗主要包括了T细胞治疗、NK细胞治疗、淋巴细胞治疗、DC细胞治疗。在肿瘤治疗和自免疾病治疗领域,近些年来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并走向商业化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免疫细胞治疗和以多能诱导干细胞为来源的免疫细胞疗法。包括了CAR-T疗法、TCR-T疗法、CAR-NK疗法等,其中一些已经走向临床IIb和临床III期,一些已经商业化。其中,上市产品最多的,集中于CAR-T疗法

查看详细
副流感病毒(HPIV1、2、3型)抗原检测-免疫层析 (胶体金、彩色乳胶及荧光免疫层析)解决方案

副流感病毒(HPIV1、2、3型)抗原检测-免疫层析 (胶体金、彩色乳胶及荧光免疫层析)解决方案

实验室检测对于HPIV感染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核酸检测。针对副流感病毒(HPIV1、2、3型)抗原的检测,西宝生物推出5种单克隆抗体、3种抗原及1种菌液,适合胶体金免疫层析、彩色乳胶免疫层析及荧光免疫层析平台。

查看详细
从实验室到临床:聚凝胺的跨界潜力

从实验室到临床:聚凝胺的跨界潜力

Polybrene (聚凝胺),也称Hexadimethrine Bromide (海美溴铵),是一种聚溴化季铵阳离子,它起到中和病毒体与细胞表面之间电荷排斥的作用,从而提高感染效率,常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质粒DNA转染以增强脂质体的转染效率。

查看详细
靶向转铁蛋白受体(TFRC)的巴伐查尔酮通过铁代谢调控逆转膀胱癌吉西他滨耐药

靶向转铁蛋白受体(TFRC)的巴伐查尔酮通过铁代谢调控逆转膀胱癌吉西他滨耐药

膀胱癌(BCa)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吉西他滨(Gemcitabine)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常因耐药导致治疗失败。耐药机制与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过表达密切相关,而铁代谢通路(TFRC介导的Fe3+内吞和线粒体铁利用)在DNA修复中起关键作用。

查看详细
西宝生物诚邀莅临2025美国西部植提展SupplySide West  共拓全球商机

西宝生物诚邀莅临2025美国西部植提展SupplySide West 共拓全球商机

SupplySide West美国天然、健康和创新原料展览会将于2025年10月29-30日在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海湾会议中心盛大启幕。西宝生物谨以十二分的热忱,向您及海外合作伙伴发出诚挚邀约,盼您拨冗莅临Seebio展位7630,让跨越山海的相逢,在这场盛宴绽放别样光彩。

查看详细
组蛋白伴侣NASP调控组蛋白周转驱动PARP抑制剂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组蛋白伴侣NASP调控组蛋白周转驱动PARP抑制剂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PARP抑制剂(PARPi)在治疗同源重组缺陷肿瘤中取得重大突破,但耐药性仍是临床挑战。研究人员发现PARPi会触发癌细胞染色质组蛋白释放,而靶向组蛋白伴侣NASP可增强PARPi敏感性。该研究揭示了NASP通过TPR结构域维持组蛋白稳定性,与INO80复合物及PARP1协同调控组蛋白周转,为克服PARPi耐药提供了新靶点。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