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勒医学院和纳穆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透明质酸酶-1(HYAL1)的酶在抑制肝脏过度葡萄糖生成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饭后。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代谢紊乱打开了新的大门,如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受损。

干扰素 -γ(IFNγ)调控软脑膜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
软脑膜转移(LM)是实体瘤致命并发症,虽有炎症浸润却无法控制肿瘤。本研究通过小鼠模型和临床样本,发现 IFNγ 由 T 细胞产生,通过促进常规树突状细胞(cDC)成熟为 CCR7+ DC,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发挥抗肿瘤作用,为 LM 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

打破经典教科书:首次发现对两性都 “作弊” 的染色体!
研究人员在果蝇(Drosophila testacea)中发现了一条 “自私” 的 X 染色体,它能在精子和卵子中扭曲遗传规律。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这项研究确定,广泛分布于古北区林地果蝇的 X 染色体会消除含 Y 染色体的精子,确保更多后代继承它。在雌性果蝇中,它会优先进入卵子。

核药销售额首破 10 亿美元大关,核素螯合剂作用凸显
在医药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核药市场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近日,诺华公布的 2024 财报显示,其旗下核素偶连药物(RDC)产品 Pluvicto(177Lu - PSMA - 617)年销售额飙升至 13.92 亿美元,成功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核药赛道首个迈入 “十亿美元俱乐部” 的产品。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标志着核药在市场认可度和商业价值上达到了新高度,也反映出核药领域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其发展潜力巨大。

《Cell》困扰科学家的未解之谜:为什么免疫系统导致大脑认知障碍?
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探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动物模型构建、行为学测试、单细胞测序、免疫组化等关键技术方法。他们构建了多种患者来源的小鼠异种移植模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和非 CNS 癌症模型,还使用了免疫健全的小鼠模型。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在纤维蛋白聚合物形成过程中产生,是凝血酶生成后与抗凝血酶1:1结合形成的复合物。TAT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DIC趋势预测,是一种阴性预测值较高的标志物。针对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检测,西宝生物推出4种单克隆抗体及1种抗原。

6月双展盛启!西宝生物邀您共拓生命科学新蓝海
当浦东的科技浪潮碰撞虹桥的产业脉搏,2025年6月24-26日,西宝生物携双展联动的强大阵容震撼登场!CPHI & PMEC China 2025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于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璀璨启幕,同期 Hi & Fi Asia-China 2025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展览会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火热开展。无论您身处哪方展馆,西宝生物双展位(浦东 W4G98、虹桥 21C56)已备好行业前沿解决方案,静候您共探商机!

与肾癌免疫治疗抵抗相关的蛋白质
UT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可能会导致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这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研究结果发表于Communications Medicine将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与治疗后复发联系起来,并表明它可能有助于肿瘤逃避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免疫监视。